夏风轻拂,绿意葱茏。在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村民刘永平弯下腰轻轻抚摸着碧绿的麦苗。“咱这小麦,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品质好。今年我种了400亩红皮小麦,预计亩产可达800斤。”刘永平乐呵呵地说。
旱作红皮小麦在清末时期传入石哈河地区,被老一辈人称为“百穗红”,因石哈河地区年光照时数达1800小时以上,小红皮小麦吸收充足的养分,形成了独特的品质。经专业检测,这里的小麦蛋白质含量达14%、湿面筋含量达31%。
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再到网络平台,石哈河镇红皮小麦产业正蓬勃发展。去年,全镇有机小麦产品溢价率达200%,带动150户农户户均增收超1.2万元。
2、卓资山镇:创新发展露营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农民富裕、乡村繁荣的关键。卓资山镇大道湾生态度假区,是一处集生态观光、休闲露营、乡村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山野露营基地,随着景区环境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旅游热度的持续攀升,已成为当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今年以来,在卓资山镇党委的支持下,新民街村、头号村、奎元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合股的方式,对现有生态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将生态观光、民俗活动、铁路风情、乐活露营相结合,打造“露营+”旅游经营新模式助推乡村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露营基地已于近期正式对外营业,不仅吸纳了不少周边村民实现就近就业,也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提供了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