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案例库
  • 天和案例库:打造怎么样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1-3亿元,省级1000-5000万(附案例)

     信息来源:天和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4-12-17

    最近看到一位著名专家谈乡建的文章《浙江不是振兴乡村,而是消灭乡村》,观点惊人,标题耸动,词锋尖利——

    “浙江要小心,目前的势头不是振兴乡村,而是很快会消灭乡村。浙江省的乡村振兴以最大的资本,最快的速度,全方位的围攻乡村,势不可挡。”

    “大资金与浙江在如火如荼投入,资本只要进入乡村就如洪水猛兽,其特点是,先让农民失去土地,消灭文化,让乡村伦理与宗祠逐步退出,再消灭学校,让教育与乡贤退出。最后是‘买鹿治(制)楚’,用资本消灭小农,用政策远离乡村。”

    “浙江之后是海南、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正在如饥似渴的学习浙江,他们同样会受到资本绑架,重击乡村,伤害农业。”

    很敬重这位专家对乡村的拳拳之心,也很敬佩其对乡建的孜孜之志。但此次关于浙江的惊人之语,不仅无法与我所见所闻相印证,而且还让我担心,名人效应之下,这“惊人之语”会不会成为“误导之语”?

    专家说了很多,但归结起来就是,浙江的乡村被资本绑架了,快被资本消灭了。同意不同意他的话,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资本有没有消灭乡村的主观动机?一个是乡村在资本进入下是好了还是坏了?


    资本有消灭乡村的主观动机吗?

    不错,资本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利润,如果消灭乡村能为资本带来更多利润,资本肯定有强烈冲动。但对照浙江资本下乡的实际,你就会发现,保护并建设乡村,比消灭乡村更能获得利润。既然如此,资本何必要费力不讨好呢?资本没有在浙江消灭乡村的原始驱动力。为什么?这是后工业化时代,或者说城市化时代乡村的新定位所决定的。在这个时代,城市居民生活由小康进入富裕,他们对乡村燃起了新向往、新梦想、新寄托。在他们的心目中,乡村不仅是其精神故乡,也是他们生活方式返璞归真的具象,乡土、乡野、乡貌,乡产、乡品、乡味,乡风、乡教、乡文,这些曾经在工业化时代落后的象征,如今都成为个性化、特色化、时尚化的称谓。既然如此,资本为什么要逆消费者之意去消灭乡村呢?资本讨好消费者还来不及,何必要花钱去把消费者向往的“心头好”毁灭了呢?相反,资本一定会千方百计去迎合消费者,去满足消费者对乡村的那一点梦想。绝不可能有消灭乡村的主观动机。当然,不排除有资本错会了市场和消费者之意,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比如拆真建假、毁旧造新,但那是另一个问题了。


    乡村在资本进入下是好了还是坏了?

    没听说浙江的乡村在资本到来后变坏了、甚至被资本消灭了,只看到浙江的乡村在振兴,并且成为全国各地乡村振兴的学习榜样。看看浙江的乡村,农业田园化了、公园化了、园区化了,本质上是生态化了、产业化了;农村整治化了、设计化了、人文化了,实质上是家园化了、特色化了;农民创业化了、经营化了、富裕化了,根本上是主体化了、幸福化了。到安吉余村、鲁家村去看看,到杭州下姜村、浦江前吴村去访访,如今的浙江乡村,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长足发展,美丽乡村、乡村善治建设不断升级,农民收入多年稳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的乡村正成为农民的美好家园、现代农业的创业园,成为城市的大花园、市民休闲度假的游乐园、寻根访古的文化园、甚至食客的饕餮园。而资本,就在其中扮演了最活跃因子的角色,像“真气”,如“血液”,为乡村持续保持活力,源源不断地提供着能量。在乡村振兴战略统合下,资本不是也不可能成为洪水猛兽。浙江的农民在资本进入下,不仅没有失去土地,在土地权属确保下还实现了增值收益;乡村传统文化,也因为市场力量的加持,而在继承弘扬中增加了活力。美丽乡村、善治乡村、富裕乡村正在浙江逐步成为现实。那些对浙江乡村的耸动性的言辞,仅仅是耸听而已。

    农业产业园作为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重要抓手,其奖补政策层出不穷。其中,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立足县域,以规模种养为基础,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

    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国家财政在农业产业上也增加补贴力度,创建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中央财政对符合创建条件的安排部分补助资金。国家级1-3亿元,省级1000-5000万。

    一、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定义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指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导向,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聚焦1~2个主导产业,以规模化种养殖为基础,并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生产+加工+科技”的模式,大力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特点

    1.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政府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负责规划、政策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而企业则作为主体参与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营。

    2. 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科技化

    现代农业产业园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能够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开发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同时,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产业园内的企业和农户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分别从事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不同环节的工作,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此外,现代农业产业园注重科技创新,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3. 多功能性

    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是一个生产场所,更是集科技研发、示范推广、教育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它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有哪些主导产业

    粮食类:粮食作为农业的基础产业,在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些粮油作物类产业园,其规模超过30万亩,如黑龙江海伦等产业园。果蔬类:果蔬产业在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占据显著地位。例如,蔬菜和金丝小枣是庆云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导产业。此外,果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有71个,果品种类主要为柑橘、猕猴桃、苹果等水果。畜禽类:畜禽业也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河北安平等5个产业园的生猪出栏超过40万头。水产类:虽然选择以水产为主导产业的园区相对较少,但水产养殖仍然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个重要方向。特色产业:各地还根据当地的优势资源和特色,发展了众多特色产业。如江苏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就围绕优质粮油、现代种业和特色产业三大领域,发展了包括优质稻麦、瓜果蔬菜、特色林果、生态畜禽、特色水产等8个千亿级优势产业。

    四、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模式

    1. 产品导向型模式

    该模式重点落脚于特色农产品的创意开发。通过产品设计与营销上的创意,保留农产品自然、生态的优良品质,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对接时下流行的健康、品质的消费潮流,将原有的农副产品进行品质与品牌的双重提升,赋予农产品新时代的荣誉标签,并与乡土地理挂钩,形成“特色产地的特色产品”固化品牌,实现创意农业的效益最大化。

    2. 市场拓展型模式

    市场拓展型模式由旺盛的市场需求而促进发展。这类创意农业对传统农业基础没有必须的要求,更多受区域市场的引导,把握市场动向,发展特定的受市场热捧的乡村农产品或相关乡村休闲活动。市场拓展型模式摆脱了资源消耗型的价格战“红海战略”,拓展消费者剩余增加的休闲市场空间,从而实现农民与消费者共赢。

    3. 产业融合型模式

    该模式充分利用乡村既有的农业产业基础,延伸发展,选择第二、第三产业中的适宜实体,提升原有农业产业的层次,延长原有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进化与创意发展。

    五、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和引领区,能够示范带动现代技术和理念向农业农村辐射,形成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2.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提高土地的质量和产出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4. 保护生态环境

    现代农业产业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六、案例

    海南嘉禾共享农庄:一产品牌“喜禾农场”;二产品牌“海岛印象”,通过品牌策划和文化深挖,专注热带农创产品;三产品牌“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依托松涛水库资源和自身土地优势,打造高品质农业文旅度假项目。特点-亮点:
    1、海南最成功的共享农庄;

    2、真正靠农业产业直接赚钱的(5000亩年营收2.9亿);

    3、海南第一个共享农庄点状供地应用案例项目

    4、首个解决了共享农庄拿到建设用地的案例(海南300多家共享农庄项目)

    5、喜禾农场玩转订单农业的本质逻辑(地产逻辑与金融逻辑)

    6、田园农场美学设计方面,肯定是属于行业第一梯队里面的,值得借鉴

    7、农旅融合一二三产:一产做喜禾农场水果种植水果卡、二产做海南19个市县伴手礼产品深加工、三产做线下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年游客200万人

    嘉禾共享农庄通过六大联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以一个核心,两个村委会,十一个自然村建设55000亩热带田园综合体,以「共建、共享、共富」为目标,以「守村、造物、新生」为方向,最终嘉禾共享农庄成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旅居共享社区三区合一示范区,助力全国乡村振兴打造海南样本!

    乡村是一个尚未完全开发的宝藏地,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农业、文化、康养等资源。如今,乡村振兴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很多地方都还将重点放在基础建设层面,不少乡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乡村发展打下了基础,让乡村有了“颜值”。可是后续的经营呢?没有经营就没有收益,无法充分发挥乡村价值,产出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所以,我们需要在乡村发展前期,就想清楚如何来经营乡村。

     村庄是乡村振兴的微观主体,乡村的全面振兴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村庄的振兴。乡村的振兴,要靠建设,更要靠经营。建设和经营是支撑乡村振兴的两个轮子,密不可分。我们要像抓村庄建设一样抓村庄经营,做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深刻领悟“经营村庄”的奥秘所在。

     

    什么是乡村振兴的经营之道


    乡村振兴的经营之道,就是要全面贯彻“五个振兴”要求,把“乡村振兴”作为一个大项目,把乡村当企业,按照工业理念办农业,进行系统策划、谋划、规划、计划,研究“乡村振兴”的产业、产品、市场、营销、收益,要让农业标准化、市场化,农村美景化、艺术化,农民股民化、职业化,从而使乡镇村落更美,农民收入更高。经营的核心是资源变资本,让资本充分流通,在流通中实现增值。

    村庄是乡村振兴的微观主体,乡村的全面振兴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村庄的振兴。当然不是每个村庄都要振兴,有些村庄在未来可能要消亡或者被其他村庄兼并。未来村庄的发展方向可能有几种出路:城乡融合类村庄、集聚发展类村庄、特色发展类村庄、乡村旅游类村庄、文化保护类村庄。村庄的振兴,要靠建设,更要靠经营。仅有村庄的规模化建设没有村庄的良好经营,村庄一时建起来了,表面上很好看、很壮观,但不会持续、不会长久。建设和经营是支撑村庄振兴的两个轮子、密不可分,必须像抓村庄建设一样抓村庄经营,做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必须深刻领悟“经营村庄”的奥秘,才能使之越来越火红!
     

    经营村庄的战略与路径
    1.经营村庄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把村庄沉睡的资源唤醒,就是赚钱,提升百姓的收入,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当然不要为了只赚钱,就损害村庄的生态、损害村庄的文化、损害村庄的历史,损害村庄的长远利益,破坏村庄的耕地。 


    2.经营村庄的对象是什么?经营土地、经营资源、经营生态、经营资产、经营文化、经营山水、经营空间等,也就是村庄一切有价值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都可以拿来经营,通过有效的经营,使村庄已有的资源资产增值,没有的资源资产“无中生有”的产生。如村民的住房可以改造成民宿;农用地可以改造成大地景观、大地公园;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用来建设农商文旅融合新形态等。


    3.经营村庄由谁来干?单家独户的农民来经营村庄是不行的,必然是各行其是,低端重复,无序竞争。要认识到,“1+1>2”的聚合效应在村庄经营上最能体现、必须体现,要组织起来由村集体来干。但现实的状况是,许多村集体经济组织都还没有,许多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素质和能力有限,并且村基层党组织还是政治组织,村党支部书记首先要完成的是政治任务。必须抓紧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赋予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地位,选好用好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即使有健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但靠村集体的力量来搞好村庄的高质量经营也是很难的。要引进专业化经营者、经营团队来开发村庄、经营村庄,并给予股份、给予激励,才有可能高水平、高效益。通过面向社会招引运营商,将村落资源与专业的运营团队开展合作,让专业的人来经营村庄,实现乡村与市场的结合,将村庄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美丽村庄化身美丽经济。


    4.经营村庄的路径在哪里?核心就是要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入、资产变财富。资源变资产主要是要对资源进行评估。资产变收入、变财富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才能实现。这就需要各个村庄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历史文化特点等,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路子。从村庄形态的角度选择路径,有的可以走生态康养的路径,有的可以走特色产业的路径,有的可以农旅融合的路径,有的可以走农商融合路子;有的可以走民宿风情的路径等等;从主体类型的角度选择路径,有的可以采取以村集体、合作社为主的路径,有的可以采取村集体与社会资本联合经营路径,有的可以采取以社会资本为主的经营路径。我们认为,总的看来,经营村庄的路径可能是“村集体+社会资本+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是方向。

    村庄实现五大转变:由田园村庄变公园村庄;由种养村庄变农商文旅村庄;由农房村庄变客房村庄;由封闭村庄变开放村庄;由普通村庄变品牌村庄。

    5.经营村庄的手段是什么?经营村庄根本是要靠市场化手段,这样才经得住市场的检验。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有些由政府大量整合项目集中投入、人为树立的村庄,表面看起来把村庄打造得很壮观、很漂亮,但没有持续的生命力,如果没有政府后续持续的投入和补助,即使是建立的设施设备维护都很难。政府对村庄经营要引导,但不要包办。在市场化运营模式中,政府、运营商、投资商、村集体、村民、专家等各就各位,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

    政府部门是“跑龙套”,改变过去从规划设计、项目施工、村庄整洁等“大包大揽”的做法,改为承担引导和规范职能。

    乡村运营商是主角,承担参与村庄发展规划、项目投资、招商投资、产品开发、旅游营销、日常运营、综合管理等职能,并扮演“第二村委会”角色,参与村庄发展议事会议。

    投资商是配角,按照村庄发展主题和风格开展项目投资,只对自己投资的项目负责。村委会是股东,代表村集体与运营商签订合同,以集体资产入股。村委会在运营工作业务上不干涉不参与经营管理,主要协助并保障运营商在村落顺利开展运营工作。

    村民是主人,作为农民可出售农产品获益,作为投资者可投身乡村民宿等获益,作为劳动者可在家门口就业。专家是师爷,定期对运营商进行指导和交流,为运营商提出对策建议。


    6.经营村庄的动力在哪里?就在于村集体的动力、村民的动力、社会资本的动力。如何形成动力呢?就是把各方的利益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捆绑在一起;就是各方都要投资,都要入股,有的以土地入股,有的以资源入股,有的以资金入股,有的以资产入股。通过股份就把各方的利益联结起来,兼顾村集体、农民、外来资本和经营者的利益。


    来源:农技推广服务平台

    上一条:天和案例库:水富市聚焦“五城共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天和案例库: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鲁山实践
    相关文章
    “温泉+”赋能冬季旅游案例2025-03-20
    天和案例库|龙川县:组建“强村公司”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4-10-14
    天和案例库:乡村振兴 · 8个乡村村落改造更新案例2024-06-24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中国数字乡村第一村”经验做法2024-07-02
    天和案例库:12位百强县县委书记最新分享——县区如何抓招商抓产业抓项目?2024-11-12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未来乡村”经验做法2024-07-01
    天和案例库: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渭南蒲城县2024-09-18
    天和案例库: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城乡融合发展的“姚庄模式”2024-12-03
    天和案例库: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深耕茶产业 聚力“一片叶子”带动镇域经济发展壮大: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2025-01-15
    天和案例库:杭州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共富乡村”经验做法2024-06-24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