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案例库
  • 锦上丹青绘中华

     信息来源:今日浙江 发布时间:2025-07-28

    若是将杭州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织入绸缎,那便成了杭州织锦。这份诞生于“丝绸之府”的瑰宝,吸收了蜀锦的古朴、宋锦的儒雅、云锦的艳丽,又将西湖山色的灵秀融于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技术特点和艺术风格。一梭一杼间,将江南四季流转和千年匠心一同织入时光的经纬。2011年,杭州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杭州织锦 

     

    ●锦上生光


      杭州织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当时的吴越国(杭州为其首府)向中原王朝供奉的丝织品中,就有“锦”的品种。随着南宋定都杭州,宫廷凌锦院、染院等工场的工匠带来了北方精湛的丝绸和织锦技艺,对杭州织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元、明、清以来,织锦技艺更加精湛,清厉鹗《东城杂记》里记载:“十样西湖景,曾看上画衣。新图行殿好,试织九张机”,杭城大街里巷“机杼之声,比户相闻”,杭州也有了“丝绸之府”的美誉。

      到了民国,一个对于杭州织锦技艺发展极为重要的名字——都锦生,开始走入历史舞台。

      都锦生从小生活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在乙种工业(艺徒班)教习期间,他开始着手西湖风景的意匠设计。经过刻苦钻研与反复实践,1921年,都锦生终于超脱了绸缎的意匠画法,第一次用传统织锦的技艺,将真实照片中的自然风光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九溪十八涧》这幅织锦画中。他根据风景的特点,用8枚缎点子、33种不同组织画法,真切地表达出风景的层次、远近和阴阳面,使画面富有立体感,也把杭州的织锦技艺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1922年,爱国实业家都锦生先生在西湖茅家埠开设了前店后场的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由于工艺精致、规格齐全,产品很快供不应求,先后在上海、广州、香港等十三地开设“都锦生营业所”。1926年,都锦生设计生产的丝织织锦画《宫妃夜游图》(明代唐寅作品)获得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金奖;1928年,五彩锦绣织锦问世并在西湖博览会上荣获特等奖。都锦生产品从此誉满全球。

     

    ●意匠经纬


      “织采为文曰锦”,在中国文字里,所有丝织品里只有“锦”字是以“金”为偏旁,可见“其价如金”。杭州织锦又以优质的蚕丝、精湛的技艺、丰富的产品等优势占据了重要一席。

      杭州织锦技艺具有其独特和创新之处。运用影光组织来表现织锦画,突破了织物花样的平面表现法,使织锦画走向立体。此外,杭州织锦使用两经多纬的织物结构,根据织锦画表现的对象不同,分别采用纬花、混合纬花、半丝影光过渡和32个影光组织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技艺熠熠闪光的背后,是无处不在的匠人精神。它的主要工艺流程包含了纹样设计、意匠纹制、装造、经线、纬线、织造等58道工序,道道都离不开技术和艺术的融合统一。由都锦生独创的像景织锦意匠技艺、通经回纬挖花法等工艺技法,均为杭州织锦特色,更是中国织锦工艺的典范。

      对于杭州织锦技艺来说,最初的起点都是从纸上开始。在意匠纸上,用纵格子表示经线,横格子表示纬线,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就成了意匠点。在意匠点上绘色,表示要将经线提起来(纬线表示花纹),绘图人员依据织锦图的规格等,将织锦图表达的对象描绘在意匠纸上,就成了意匠图。

      别小看这张意匠图,它可是织锦画成功与否的关键。绘图人员对意匠绘图的组织点及其变化规律的掌握程度、绘画技术和美术水平等,都会影响“锦上丹青”的呈现效果。意匠绘图人员的一支笔,真可谓妙笔生花,神在其功。从祖国的山河壮丽,到历史的壮阔波澜,人物故事,书画天地,通过一道道的工艺和智慧,最终跃然于锦上。

     

    ●织向未来


      伴随着国家命运的兴衰沉浮,杭州织锦技艺的代表——都锦生丝织厂也经历过生死存亡的重大考验。周恩来总理在1957年3月视察都锦生丝织厂时曾语重心长地说:“都锦生织锦是国宝,要保留下去,要后继有人。”然而杭州织锦的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随着意匠技师年老退休,电脑绘制大量运用等,传统手工技艺亟需传承保护。

      1997年,杭州都锦生织锦博物馆筹资设立,这也是我国第一家专题织锦博物馆。2001年,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以品牌战略为中心,不断加大力度推进传统织锦主业发展和杭州织锦技艺传承保护,聘请一批老专家作为顾问,协同省级非遗传承人定期向青年学徒传授织锦技艺,做好“传帮带”。同时,善于改革创新,结合市场需求,设立织锦技艺研发中心,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今天的都锦生织锦,已经形成了以像景织锦、装饰织锦、服用织锦为代表的极富民族特色的丝织工艺,拥有三大系列1000余个花色品种。以都锦生织锦为代表的杭州织锦产品,既能以国礼之殊荣,遍迎八方宾客;又能走进寻常百姓家,为美好生活锦上添花。

    上一条:煤炭小镇蝶变“绿色军旅”→
    下一条:工业旅游如何创新表达讲好上海故事
    相关文章
    “温泉+”赋能冬季旅游案例2025-03-20
    天和案例库|龙川县:组建“强村公司”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4-10-14
    天和案例库:乡村振兴 · 8个乡村村落改造更新案例2024-06-24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未来乡村”经验做法2024-07-01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中国数字乡村第一村”经验做法2024-07-02
    天和案例库:12位百强县县委书记最新分享——县区如何抓招商抓产业抓项目?2024-11-12
    天和案例库: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城乡融合发展的“姚庄模式”2024-12-03
    天和案例库: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渭南蒲城县2024-09-18
    天和案例库: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深耕茶产业 聚力“一片叶子”带动镇域经济发展壮大: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2025-01-15
    天和案例库:“农村土地综合改革”10个典型案例公布,这些地方入选2024-11-13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