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案例库
  • 天和案例库:揉谷镇姜嫄村集体经济发展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 信息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29

    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公布陕西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揉谷镇姜嫄村《“三建三联三优” 谱写强村富民新篇章》案例入选。

    姜嫄村聚焦“集体经济总量扩大、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强村富民”工程,高标准建成集体经济产业园和太秋甜柿种植示范园,实现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的有效转变,走出了一条以“三建三联三优”为保障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群众收入稳定增长、乡村活力不断迸发。


    一、基本情况

    姜嫄村位于关中腹地、渭河之滨,下辖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14户3132人,耕地5200亩,被评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党的二十大以来,姜嫄村坚持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壮大造型苗木和太秋甜柿种植支柱产业,集体经济发展迈出有力步伐。截至目前,姜嫄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已实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两季瓜果飘香,太秋甜柿种植示范园已建设完工,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益预计将超过100万元。


    二、做法和成效

    (一)以“三建”夯基础为抓手,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动起来”

    1.健全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以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为契机,以支部联建、产业联盟和资源联享的方式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促进特色产业联村共建,凝聚起延链补链强链的组织合力。同时,借助“五联一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杨凌示范区和杨陵区相关部门搭建协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组织体系。

    2.建强工作平台。构建和完善村校社会工作平台,发挥姜嫄村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联系帮扶工作站作用。积极运用“陕农经”等管理平台,确保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服务清单、服务流程等规范化、科学化。同时,积极构建政策支持服务平台,争取涉农政策支持和各类资金投入,与农业农村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等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紧密互动关系。

    3.建优服务队伍。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工作中考察识别使用村干部,推动造型苗木和太秋甜柿种植高质效发展。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党员带头发展新产业、带头推广新技术、带头探索新模式,实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辐射带动作用。充分激发村级后备力量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参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热情和激情。

    (二)以“三联”强落实为支撑,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强起来”

    1.联合产业需求。大力招引各类农业企业发展现代育种产业,姜嫄村已入驻杨凌先正达农业公司、杨凌良科农业公司、陕西初心农业公司等多家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村集体累计向企业流转土地4000余亩,村集体年流转承包收入超过300万元。同时,培育绿化公司5家,苗木花卉合作社8家,成立女子嫁接队4个。通过各类富民产业联合发展,上一年度姜嫄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1467元。

    2.联合文化资源。立足自身文化底蕴,坚持以传统文化反哺集体经济,建成富有姜嫄文化特色的田园休闲文旅景点,年接待各地游客共30000余人次。拓展村集体经济文化产业,打造宣传农耕文明、孝悌文化的旅游新标地“姜嫄庙会”,打造富有姜嫄文化特色的研学旅基地,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收益。

    3.联合精准服务。强化技术服务,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的深度包联作用,依托先进的种植技术推动太秋甜柿在姜嫄村落地开花,目前已成为当地富民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强化资源服务,聚焦杨凌先正达农业公司等驻村企业发展需求,充分盘活村域闲置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实现优质企业与村庄共同富裕。

    (三)以“三优”见实效为支点,驱动乡村整体发展“靓起来”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好主产业质量兴农,持续发展造型苗木、绿化苗木园、杂果繁育园等项目,累计投资近1800万元,资产总值达2730余万元,已初步实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两季瓜果飘香。引入新产业特色助农,姜嫄村大力发展太秋甜柿种植项目,项目总计占地181亩,总投资2508万元,仅一期基地预计全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丰产期年产值将超过1400余万元。

    2.优选科技兴农力量。围绕科技林业、科技果业、科技种业,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充分利用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教优势,争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提供充分的科学技术支持,推广农业科技项目和科技特派员帮扶制度,为乡村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3.优先培育涉农品牌。目前已成功注册“姜嫄”太秋甜柿产品商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夯实姜嫄村未来产业化发展以及市场开拓发展基础。目前“姜嫄”太秋甜柿被评为地方特产,一期51亩已挂果销售。此外,姜嫄村村民通过“铁娘子”嫁接队外出务工,让“杨凌农技师”服务品牌名扬省内外。

    三、经验启示
    近年来,姜嫄村依托资源禀赋、找准发展定位,推动村集体经济高效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政府、社会和民众的共同缔造,扩大资源配置半径,促进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和合作共赢。注重科技赋能。加快构建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大力推进校企、校村协同创新,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强化项目带动。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打造土地流转赚租金、进园务工赚薪金、入股分红赚股金的农民增收格局。丰富经济业态。大力推动特色产业与旅游、民俗文化等深度融合,构建“产业+文化+旅游”联动体系,激发乡村发展的经济活力。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局

    上一条:天和案例库:走进河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丨 产业万象新 智造向未来
    下一条:天和案例库:“一抹红”点亮“一片红”——长丰县义井镇红桥村“三变改革”典型案例
    相关文章
    “温泉+”赋能冬季旅游案例2025-03-20
    天和案例库|龙川县:组建“强村公司”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4-10-14
    天和案例库:乡村振兴 · 8个乡村村落改造更新案例2024-06-24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中国数字乡村第一村”经验做法2024-07-02
    天和案例库:12位百强县县委书记最新分享——县区如何抓招商抓产业抓项目?2024-11-12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未来乡村”经验做法2024-07-01
    天和案例库: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渭南蒲城县2024-09-18
    天和案例库: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城乡融合发展的“姚庄模式”2024-12-03
    天和案例库: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深耕茶产业 聚力“一片叶子”带动镇域经济发展壮大: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2025-01-15
    天和案例库:杭州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共富乡村”经验做法2024-06-24
    天和案例库:“农村土地综合改革”10个典型案例公布,这些地方入选2024-11-13
    天和案例库:幸福镇幸福村:党建领航,开创幸福村振兴新篇章2024-12-22
    天和案例库: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打造“幸福红立方”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2024-09-04
    天和案例库:嘉兴桐乡乌镇以全域旅游带动共富增收经验做法2024-06-28
    产业支撑 工业剑阁乘风而起2025-03-24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