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坝坝经济”新业态
篮球公园美食集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青川县主动适应市场新变化、消费新需求,大力发展“坝坝经济”,打造“坝坝系列”品牌,构建“坝坝经济”商贸圈,营造消费新场景,激发市场新活力,形成青川特色“IP”,破解了常住人口少、对外吸附力弱等问题,推动旅游、文化、体育、商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蒿溪村活动现场
做强主引擎,示范引领树标杆。市场化运营,引进四川铜戈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业化运营赛事。实行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年度总冠军赛制,并分类设奖,最高奖金达50万元。在不同时段、针对人员特性创新开展1对1、男女混合等赛事活动,举办国庆、元旦等节日系列赛,设置青少年、乡镇等专场活动,持续丰富赛事活动供给,构建多样化比赛形式。区域化联动,立足地处川陕甘独特区位优势,加强省际间交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专业优势,积极与各省市篮球协会及高校对接,推动川陕甘毗邻地区男子篮球联赛、四川省三人女子篮球联赛、四川省“村BA”川东北地区赛等品牌赛事落地青川,吸引省内外139所高校球队参赛,成为全省标杆赛事。矩阵化推广,成立青川木牍新传媒有限公司,通过“赛事直播+新闻报道+短视频”全媒体宣传报道,引导全民宣传赛事活动,打造年度总冠军赛、WCBA女篮小将陈思然等宣传爆点。唐雪梅、董顺江等青川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主动发声,为赛事加油打call、吸粉助威。
激活新动能,营造文旅新业态。坝坝文化激活力,打造全域“坝坝+”特色活动矩阵。房石镇结合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坝坝广场”传统理发体验;蒿溪回族乡、乐安镇等乡镇结合民俗节日举办铜火锅“坝坝宴”“狮舞龙灯坝坝展演”“坝坝广场猜灯谜”等活动,各乡镇常态化开展“坝坝电影”放映。沉浸体验促融入,依托生态资源开发深度体验项目,创新举办篝火晚会、露营烧烤、掰玉米等沉浸式体验活动,推出“采茶+古法炒制+茶艺比拼”全链条非遗体验活动,在青溪古城推出实景攻防体验项目,开展山野寻宝挖掘天麻、竹荪等特产盲盒活动。借助青川猎犬品牌,探索开发斗犬狩猎、打靶实训等坝坝新业态。独特IP强吸引,依托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优势,持续推动自然博物馆升级、自然生态教育学校、大熊猫科学观测研究等项目建设;完善“智游青川”APP野生动物出没观测功能,丰富提升能适时观测动物景观的文化形态,规划建设蛇岛自然观察步道等9条不同主题的自然教育游步道,打造“可观测、可互动”的独特场景。
深挖新潜力,构建消费新场景。构建体育消费场景,以“篮球之夜”音乐会、“篮球之夜”啤酒节、村超等为载体,将赛事与文艺表演、非遗展演结合,形成“赛场即秀场、购物即娱乐”的体验式消费场景;通过体育赛事串联周边餐饮、零售、文创等产业链,打造“赛事+购物+娱乐”的消费模式,通过“赛场”带“商场”成功培育文体企业4家。构建夜间消费场景,规划“特色小吃街”等主题区域,结合灯光艺术、民俗表演等,打造“可逛、可品、可拍”的夜游动线;增设夜宵场景,引入智慧餐饮等新业态,满足全时段消费需求;通过“厨王争霸”等活动推动夜间餐饮消费从单一饱腹需求转向社交化、娱乐化体验。构建网络消费场景,依托“电商节”搭建“村播基地”,在茶园、菌菇种植基地等田间地头设置移动直播间,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展销,推动青川黑木耳、道地中药材等特色产品精准对接市场。
比赛一幕
汇聚了商气。浓厚的“坝坝经济”氛围带旺篮球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等“赛事圈”周边场所和唐家河等旅游景区。盘活低效、闲置资产近1.4万平方米,直接带动餐饮、住宿消费增长30%以上。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增速居全市第1;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5.34亿元,增速居全市第1;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4%,增速居全市第1。
培育了人才。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代练”模式推动产教融合,培养专业裁判65名、赛事直播人员30余名。通过“培训+实战”结合模式,培育“尘乡居”“锦风七七”等为代表的带货主播82人,短视频运营能手100余名,旅游推介官30名,文旅内容剪辑师50余名。在“坝坝”活动中促成薅草锣鼓、白家牛灯等非遗传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坝坝美食节”培育“女皇味道”市级名厨3人,美食文化讲解员20余名,推动清香斋、正泰汤锅等6家餐饮店获“广元十佳美食名店”称号,青川铜火锅入选省级天府名菜。
擦亮了名片。青川三人“坝坝篮球”擂台赛获评四川省十佳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称号,“坝坝篮球”探索体旅融合新路径的改革经验在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单篇宣传推广,相关经验多次在《四川新闻联播》宣传推广,被国家体育总局官网专题报道,被省《体育要情》作经验交流宣传。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14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63亿元,同比增长11%,连续4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
来源:广元政研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