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场签约六个项目总投资超六十六亿元
7月20日,“AI赋能谋新篇 产业协作创未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举行,活动成果丰硕,我市现场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66.5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题对接活动是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的系列活动之一,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市政府承办。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费志荣、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郝立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出席活动并致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柯梅向到场嘉宾介绍广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情况,并作推介。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市长潘展东介绍了我市开展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推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等产业发展情况。
来源:柳州市人民政府
2、上半年桂林造林绿化面积达12.74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近日,桂林市一直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市林园局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土绿化空间现状和上年度森林采伐情况,研究制定了《2025年营造林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细化了各相关部门和县(市、区)的目标任务,对造林绿化用地、造林标准、造林时间、造林资金作了全面安排,确保造林任务高效推进。各有关部门、县(市、区)依托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猫儿山—海洋山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等,抢抓春季营造林施工黄金期,深度挖掘造林潜力,全面拓宽造林渠道,创新多元投入机制,科学设计造林用地,合理规划种植方向,加强种植技术指导、种苗培育、抚育管护等质量监管,高效推进营造林工作。。
来源:桂林市人民政府
3、株洲与国家灾研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7月22日,株洲与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国家灾害防治科技力量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思全,市委书记曹慧泉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国家灾研院是应急管理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共建的国家级自然灾害综合性防治科研机构和应急管理科技创新、技术支撑平台。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践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株洲灾害综合风险管理平台、灾害监测技术实战测试基地、北斗应急救援实训验证基地、灾害监测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建设,努力构建“全链条、立体化、智能化”的安全应急体系,为安全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来源:株洲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