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案例库
  • 闲置资源巧盘活,绘就乡村新图景——新城区保合少镇水磨村“空心村”典型案例

     信息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5-12

    水磨村坐落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的阴山支脉大青山腹地,距市区仅18公里,紧邻104省道与110国道交会处,是国家级生态村和革命老区。总面积240.13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3个移民村,户籍人口2656人,常住人口718人,由蒙、汉、回、满多民族和谐共居。村域内1.1万亩耕地、23.07万亩林地,57.3%的森林覆盖率勾勒出生态底色,赵长城遗址、虎头瀑布等自然人文景观与红色文化资源交织成独特魅力。

    2016年生态移民政策实施后,近80%人口外迁,由于“人地分离”导致村内原有资源被闲置。为破解发展困境,水磨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以“生态治理 + 农文旅融合”为核心战略,通过土地流转、产业重构、文化活化三大策略,实现了从“空心村”到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华丽蜕变,成为空心村利用的典型样板。

    一、盘活资源,唤醒沉睡的乡村活力

    (一)土地整治与产业升级,激活田园经济

    在村集体的积极主导下,水磨村以土地为突破口,引进种植项目,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回租小井、什字、塔坝等自然村3500亩闲置耕地,将移民搬迁后碎片化的闲置耕地进行集约化利用,种植葵花、油菜籽等观赏性经济作物。依托小井山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众多追求原生态的观光游客。同时,1500亩传统农作物(莜麦、马铃薯等)的种植,与观光农业相互映衬,逐步塑造出集观光与田园风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品牌,让闲置土地焕发新生。

    (二)文旅融合开发,打造特色文旅业态 

    水磨村深挖自身资源,依托大青山国家登山步道和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原生态旅游健身与景观农业观光向纵深发展。修缮人民公社大院、供销社等承载历史记忆的建筑,建成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对赵长城遗址、虎头瀑布等历史自然景观进行保护性开发;升级大青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并配套夜游照明系统。在此基础上,引导村民参与游乐设施经营,带动16户农户增收;培育21家特色民宿、12家农家乐,打造“十八号院”美食街、“璐菲小院”茶社等特色业态,形成了一次可接待600人就餐、200人住宿的完善服务体系,文旅产业活力全面迸发。

    二、生态优先,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

    (一)严守生态红线,科学规划旅游发展

    水磨村严格遵循自然保护区政策,村集体与开发企业在现行生态保护框架下,于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在生态红线内合理开发旅游线路,同步推进环境卫生整治与基础设施提升,完善“吃住行游乐”配套功能。从景观营造、设施建设、人员服务到氛围打造,全方位凸显与城市的差异化,塑造独特农家气质,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共生。

    (二)培育集体经济,共享发展成果

    制定小井山区生态农林业种植和加工长期规划,由集体经济组织主导运营。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租赁获取收益,参与分红共享发展红利。建成“绿之浥”农产品加工厂,对莜面、菜籽油等本地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生态产品溢价增值。同时,通过劳务雇佣等方式,让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集体经济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强劲引擎。 

    三、治理显成效,乡村焕新颜

    (一)人口回流,注入发展新动能

    通过一系列创业扶持和就业吸引举措,水磨村常住人口由591人增至718人,127名外出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思想、新技术,有效缓解了“空心村”人口流失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二)经济转型,文旅产业成支柱 

    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3万元。“登山运动 +红色研学+民俗体验+农业观光”四大产业板块构建起完善的产业体系,文旅产业贡献率占村经济总量的65%,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多元文旅产业的成功转型。

    来源:呼和浩特市农牧局

    上一条:提升、改造!绿了、美了!南安这个小镇变化惊人
    下一条:给耕地减负担 为丰收添底气——黑龙江省综合施策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
    相关文章
    “温泉+”赋能冬季旅游案例2025-03-20
    天和案例库|龙川县:组建“强村公司”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4-10-14
    天和案例库:12位百强县县委书记最新分享——县区如何抓招商抓产业抓项目?2024-11-12
    天和案例库:乡村振兴 · 8个乡村村落改造更新案例2024-06-24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中国数字乡村第一村”经验做法2024-07-02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未来乡村”经验做法2024-07-01
    天和案例库: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渭南蒲城县2024-09-18
    天和案例库: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城乡融合发展的“姚庄模式”2024-12-03
    天和案例库: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深耕茶产业 聚力“一片叶子”带动镇域经济发展壮大: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2025-01-15
    天和案例库:杭州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共富乡村”经验做法2024-06-24
    天和案例库:幸福镇幸福村:党建领航,开创幸福村振兴新篇章2024-12-22
    天和案例库: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打造“幸福红立方”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2024-09-04
    产业支撑 工业剑阁乘风而起2025-03-24
    天和案例库:嘉兴桐乡乌镇以全域旅游带动共富增收经验做法2024-06-28
    天和案例库: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城乡融合发展的“姚庄模式”2024-12-25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