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仁化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挖掘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在原有长坝沙田柚、仁化白毛茶、丹霞贡柑3件地理标志的基础上,持续开拓创新,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新增扶溪大米、石塘堆花米酒、浒松腊鸭等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得全县国家级地理标志数量达到6件,地理标志用标企业达到15家。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成功树立了作为地理标志特色强县的典型代表。
一、加强地理标志体系建设
仁化县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品牌创建工作,仁化县成立了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县培育创建工作小组,聘请了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地理标志专家协助开展工作,不断推进地理标志赋能产业发展。为了加强地理标志体系建设,仁化县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了《仁化县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等。鼓励了社会主体申请潜在的地理标志,进一步加强了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在提升地理标志质量方面,仁化县注重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还加强了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监管和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权益。
二、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
地理标志的保护和宣传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仁化县通过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宣传机制,借助多种平台展销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周田电商小镇、2023年“韶关茶”文化系列活动、“绿美仁化,茶香农家”、地理标志推介会等一系列直播、文化宣传活动,大幅提升了仁化县地理标志品牌的知名度,有效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的拓展。仁化县还通过制作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地理标志培训会等方式,向公众、地理标志企业宣传申请并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内容。切实提升了生产者保护运用地理标志的意识,为地理标志产品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深挖地理标志文化内涵
仁化县在推广地理标志产品时,深挖其文化内涵,讲好地理标志故事,塑造鲜明的地理标志个性品牌。为了统一宣传营销品牌和标识,仁化县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丹霞贡柑”为试点,革新地理标志推广模式,成立了丹霞贡柑(广东)有限公司,并引进外地果商、举办百城千店进万家、积极推动采购商和果农对接等一系列行动,为“丹霞贡柑”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保驾护航。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地理标志产品市场溢价能力,还促进了地理标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仁化县“丹霞贡柑”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还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和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地理标志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仁化县通过发展地理标志产业,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一方面,地理标志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仁化县还通过发展相关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延长了地理标志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仁化县长坝沙田柚产区大桥镇,通过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沙田柚,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还通过发展沙田柚加工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收入,每年,通过种植长坝沙田柚及其衍生产业,给当地农民和企业带来约5亿元收入;在仁化白毛茶主产区红山镇,白毛茶产业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通过仁化白毛茶产业,每年给当地农民带来约6000万元收入。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五、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
通过充分挖掘和培育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仁化县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在仁化县的茶叶产区,当地政府通过引导农民种植优质茶叶和发展茶叶加工业,形成了茶叶产业集群。这一产业集群不仅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还促进了茶具、茶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还通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和增加了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