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二批)》,包括既有建筑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老旧街区改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城市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传承等8个大类41个案例,我市共有2个项目入选。现将我市入选的案例进行展示,供各地学习借鉴。

杭州市城市地下隐患系统主页
项目规模:约893.25平方公里
总投资额:约0.6亿,均为财政资金
四至范围:杭州市十个城区的建成区
起始时间:2021年6月启动,2022年12月建成

项目四至范围图
道路塌陷成因复杂且难防难治,在当前全方位埋设感知设备监测成本过高、技术不成熟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管理各部门面临着地下家底不清楚、隐患成因不清楚、如何防治不清楚三大问题。2021年起,杭州市针对以上问题,按照“隐患产生-因素分解-数据汇集-算法集成-状态标识-职责分解-组织架构-协同处置”的思路,基于杭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工作,探索城市地下隐患智防场景应用,系统性重塑地下隐患防治管理工作,推进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赋能城市更新。
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域的二三维空间数字底座,已汇集全市域1.6万平方公里地表影像模型、主城区1200平方公里白模,以及全市域1162万条统一地址库、23万个城市部件等数据,实现与省级平台联动,并可与市规资、公安、城管等部门数据共享。
城市地下隐患智防系统已建立超1100平方公里的地质体三维模型和实景三维模型,收集5410公里主次干道相关专题数据,以及617个在建基坑工程、29167.39公里各类管线、6800公里城管已检测道路、719处地下市政设施等基础数据,为道路塌陷治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饱和软土层分布

基坑工程分布

燃气管分布

风险研判结果
依托道路塌陷风险评估模型算法及智能决策技术,对729个高、中风险点实施了6.4万次闭环处置,消除或降级291处高、中风险点,有效提升地下隐患防范和监管效能。至今共收集39起杭州市道路塌陷事件,事件数量随应用覆盖面扩大逐年递减。2023年初,制作250条亚运会保障道路的专项图层,完成1510次闭环管控,保障亚运会道路安全。


风险处置情况

亚运专项整治
邀请专家团队,结合理论研究、现场监测进行反复推演,建立综合风险分析模型和算法,计算路面安全指数,以红、黄、绿标识出高、中、低风险区域,直观展示为路面塌陷风险一张图。针对单个风险事件,提供风险评估信息可视化功能,通过风险评估表揭示风险成因,在资源图层上实现风险点周边的影响要素分析。在三维辅助研判能力支撑下,系统提供各区道路塌陷风险评估结果总览、风险模型模拟预测、风险历史查看等功能。
横向整合住建、规资、城管等行业部门,以及城投、地铁等建设单位,动态监管隐患部位;纵向与区、县(市)、街道建立“风险信息标识—预案即时推送—隐患监管处置”的反馈机制。针对高中风险路段,制定结构化防治清单,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部门协同处置流程。聚焦道路塌陷防控,以浙政钉数字平台为载体,建立“系统平台统一、信息交互统一、权限管理统一、处置流程统一”管理机制,将原本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产权单位的相关业务工作,整合为一个业务处置流程。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
联系电话:010-82169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