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案例库
  • 天和案例库:无锡高新区,何以打造长三角创新高地?

     信息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6-27

           临近毕业季,江苏无锡高新区的“人才实训班”应时启动。一批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即将来此体验“总裁课堂”、进企业实训、品特色美食。

           人才是第一资源。不久前,无锡高新区发布“飞凤人才计划3.0”政策,志在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人才中心、创新高地。到2025年,该区人才总量预计可达33.3万人。

           当前,无锡高新区科技创新动能强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首次突破2500家,有效期内高企数达1525家,居全市第一。当地正立足科创强区、人才高地优势,广泛凝聚“政策+企业+人才+平台”支撑合力,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道路上加速奔跑。

    01内培外引,人才提升

      2006年,18岁的季斌斌来到无锡高新区,就读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这是江苏第一所“由高新区办,办在高新区”的高职院校,建校20多年来持续从人才供给到科技服务全面为区域产业转型助力。

      季斌斌毕业后,留在了无锡高新区,进入当时只有10个人的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打下手,到主导光伏组件端的串焊机产品的研发,我一路做到了产品线总监,产品也完成了国产化替代。”近年,季斌斌又获得了美国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证书,成了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

      季斌斌的“东家”奥特维,十余年来持续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强化人才输送、实训基地建设和教材开发。“对学校而言,4万余名毕业生中,70%留在了无锡,45%分布在无锡高新区的重点企业。”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国华表示,一大批“上手快、后劲足、干得好、留得住”的毕业生,已成为无锡高新区企业的骨干力量。

      这般“内培人才、落地转化”的故事,在当地不断上演。“高校与地方是互相促进、彼此成就的‘发展共同体’,校地合作的重中之重是人才,教育与地方产业科技‘抱团发展’,才能深度耦合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新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杨说。

      在“政府搭台、学校企业主导”的办学新模式下,2022年暑期,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实训班开班。2023年2月,无锡产业人才实训学院揭牌,吸引了200名学员参训,覆盖清华大学等82所高校。今年7月,围绕集成电路、物联网等方向,暑期实训已蓄势待发,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人才将无锡高新区作为就业的“首到地”。

      内培外引激活“人才引擎”。当前,无锡高新区聚集各类人才31.6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8万人,近年累计引进和培育国家级专家172名。

    02向新向深,企业提质

      只用一条机械臂就能实现医疗导航功能,这项国内首创来自无锡艾米特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艾米特”)的张博团队。

      “目前医疗机器人用的都是光学传感器、磁性传感器和机械臂结合的系统,我们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设备的体积更小,成本更低,操作也更便捷。”张博说,艾米特的手术导航机器人系统已申请知识产权40项。

      这条机械臂,张博已经研究了近20年。他早年留学日本,曾担任早稻田大学次世代机器人研究中心副教授。2020年,身为“无锡女婿”的他回锡创业,艾米特遂落户在无锡高新区。

      “一个科技领军人才,带来一项核心技术,打造一个新兴产业,这是无锡高新区的创业密码。”无锡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李振东说,在这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企业就是创新的主体。

      16年前,温子瑛就是带着“一个技术”“两个人”来到无锡高新区的,他们专注微电子生产设备的设计、研制。如今,她的企业已申请国内外专利140多项,并获得了多项知识产权。

      上下游的交易便利、集成的供应链需求、流动的人才资源、接力的技术研发,让园区产业发展从“1+1>2”的“加法”,跨越到集聚化发展的“乘数效应”。

      做好为企服务“关键小事”,也是激发企业创新动能的“关键步骤”。“落地前期,企业选址、办理注册执照等,都是当地政府帮办的,相当于‘一站式服务’。政府还给了我们100万元启动资金,解了企业初创期的窘境,让实验室成果得以转化成工业化样品,并进入临床试验。”张博说。

      “当前,我们聚力打造高效能服务生态,以人才服务为抓手,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力争全年新招引科技企业不少于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突破2800家、有效期内高企达到1950家。”李振东说。

    03共建共融,平台提速

      眼下,无锡高新区江南美湾产业园正在加紧打造,3.7万平方米的楼宇载体已具雏形,预计10月竣工开园。

      作为大健康领域的新蓝海,美丽健康产业融合了化妆品、医疗美容等领域,江南美湾发力于此的底气何来?答案是校地企的协同创新。

      “江南大学是国内较早涉足化妆品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高校之一。”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靖介绍,学校在食品、生物工程、日用化学品等领域拥有交叉优势,学校多个研发团队与无锡高新区进行资源整合、产学研协同发展。

      戴可思公司创始人张晓军是江南美湾建设构想的提出者之一,其本人也是江南大学化工学院的毕业生。他从企业运作的视角提供了不少建议,“原来园区想打造一个开放式平台,提供检测服务。现在则以学科划分,邀请老师带项目入驻,园区提供整套服务,让大院大所的技术赋能企业。”

      戴可思公司入驻无锡高新区4年多,从月销售不过百万元到现在年销量过10亿元。年底,戴可思公司总部将迁入江南美湾,持续与地方开展深度合作。

      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地合作,提升科创“转化率”?在江南大学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文伟看来,无锡高新区可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区域科技研发经费占比,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

      这样的探索已在无锡高新区展开。近期,无锡高新区集中与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三所“985”高校开展合作,力争年内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家、企业创新联合体5个。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人才强区主导战略,聚力壮大高质量创新主体、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引育高水平创新人才、打造高效能服务生态。”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表示。

          来源:人民网



    上一条:天和案例库:嘉兴桐乡乌镇以全域旅游带动共富增收经验做法
    下一条:天和案例库: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众人事情由众人商量”经验做法
    相关文章
    “温泉+”赋能冬季旅游案例2025-03-20
    天和案例库|龙川县:组建“强村公司”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4-10-14
    天和案例库:12位百强县县委书记最新分享——县区如何抓招商抓产业抓项目?2024-11-12
    天和案例库:乡村振兴 · 8个乡村村落改造更新案例2024-06-24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中国数字乡村第一村”经验做法2024-07-02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未来乡村”经验做法2024-07-01
    天和案例库: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渭南蒲城县2024-09-18
    天和案例库: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城乡融合发展的“姚庄模式”2024-12-03
    天和案例库: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深耕茶产业 聚力“一片叶子”带动镇域经济发展壮大: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2025-01-15
    天和案例库:杭州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共富乡村”经验做法2024-06-24
    天和案例库:幸福镇幸福村:党建领航,开创幸福村振兴新篇章2024-12-22
    天和案例库: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打造“幸福红立方”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2024-09-04
    产业支撑 工业剑阁乘风而起2025-03-24
    天和案例库:嘉兴桐乡乌镇以全域旅游带动共富增收经验做法2024-06-28
    天和案例库: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城乡融合发展的“姚庄模式”2024-12-25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