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仲夏时节的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稻渔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纵横整齐的稻田里,苍翠葱郁的稻苗长势喜人。稻田表面看似波澜不惊,水下实则生机勃勃,数不清的小龙虾藏匿于稻苗下自由游动,一动一静的美妙画面铺陈了“稻渔共生”的灵动画卷。
这一组镜头,仅是纳溪区合面镇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在合面镇凤坪、双凤、太山等7个村58个社(组),几乎处处都能看见这种产业兴村民乐乡村美的新画卷。
发展产业 稻渔园区助力振兴
“企业联村、村企共赢有成效了!这种稻田虾肉多,口感紧实,肉质也清香鲜美......”7月5日,走进纳溪区合面镇凤坪村稻虾产业园,刚进村头,就见仁禾家庭农场负责人、返乡创业青年李虎喜滋滋地捞起一只刚从稻田里捕捞的龙虾边展示边说。
放眼望去,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屹立在稻田中书有“泸州市纳溪区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几个字特打眼醒目。远处,青山碧绿如黛;眼前,稻苗苍翠葱郁。俯瞰稻渔园区,处处呈现一片片希望的绿色。
“合面镇良好的光热条件适宜水稻和龙虾生长。稻渔园区建成后,我们3个返乡创业青年合伙投入800多万元承包700余亩高标准农田实施稻田套养龙虾,由于技术过硬和管理到位,年可产优质稻约98万斤、商品虾约14万斤;加之采取错锋上市销售模式,我们产的虾每亩比别人还多卖3000余元,下一步准备带动更多农户养殖稻田虾......”走在园区纵横交错的机耕路上,不善言辞表达的李虎边介绍边说,“稻虾共生”是一种新型立体及高效种养的发展模式,鲜活的小龙虾在水中畅游,它以水中的杂草、浮游生物为食,其排泄物作为水稻生长的天然有机肥料;虾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为虾“供饵、遮阴、避害”。
凤坪村稻虾现代农业园仅是纳溪区合面镇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打造的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合面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通过土地整理、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业主和资金,采取“土地流转收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发展生产得资金”的联农富农蓄力模式,以“党支部+企业+家庭农场+农户”形式,在合面镇凤坪、双凤、太山、大石等村大力推行“稻+鱼”“稻+虾”“稻+鳖”等综合种养模式,倾力打造高质量稻渔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描绘合面“鱼米之乡”新蓝图。
引进人才 稻虾共生一田多收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健。
在贯彻落实“万企兴万村”行动和“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中,纳溪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除积极采纳政协委员提出有关在合面发展“岸边菜—田中稻—水里虾”的意见建议外,还创新机制体制,以人才作支撑,积极引进工匠人才等推进稻渔园区人居环境打造、主导产业发展等建设。“积极探索实施‘人才回归’工程,鼓励和吸引一大批像李文金、李虎等外出返乡人士,通过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一系列奖励和扶持政策等,引导企业(人才)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激活‘万企兴万村’行动活力和张力。”纳溪区工商联负责人介绍说。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像返乡创业青年李虎一样,在“万企兴万村”行动引领下,返乡优秀人才李强也加入稻虾共生种养行列。“以前种粮效益不高,现在搞‘稻虾共生’种养,每亩水稻生产成本可降低500元,商品虾反而能增加100至150斤,这一降一增让咋们腰包涨鼓起来了,现大家抢着包地种粮!”李强说。据悉,李强去年在稻渔现代农业园区承包了10亩水田,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又承包了50亩继续扩大稻虾种养,期望在合面稻渔现代农业园区撞出一片新天地。
目前,合面镇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发展生态优质稻1.3万亩、稻田鱼6000亩、稻田虾800亩,不仅保障国家“粮袋子”,增加农民“钱袋子”,还促进“一地双业,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多赢”,拓宽农户增收渠道,让种稻不仅得“稻”,还能得“渔”。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