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吉林省靖宇县花园口镇花园村,映入眼帘的是风光旖旎的乡村美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湖水波光粼粼,整齐划一的红瓦白墙,错落有致的庭院景观……一幅幅崭新的乡村振兴画卷让人耳目一新。
“村里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每家每户修建了新围墙、新大门,硬化路通到了家门口,污水也通过地下管网统一收集,还建设了儿童游乐园、共享农场、小公园,环境可不比城市差唻……”村民李君谈起村里的变化有着说不完的话。
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花园村瞄定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目标,不断以文旅融合为核心、资源优势为依托、多元载体为支撑,汇聚合力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探索出一条旅游产业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2022年,我们建设了18个工程项目,引领村民参与工程项目和旅游业,人均增收2000多元,并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农户增收。”说起现如今的村庄环境,花园村党支部书记汪坤很是自豪,村里环境好了,每逢周末节假日,都能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来游玩。
花园村连续三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百万元。2023年,获得“中国休闲美丽乡村”称号。
靖宇如画,花园绽放。近年来,吉林省靖宇县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推进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文化“五大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党建+“组织”,乡村振兴有保障
构建完善“三大体系”,切实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体系优势。构建乡村振兴统一指挥体系。在县级层面成立由四大班子“一把手”任片区指挥长、36名县级领导全覆盖联村体系;夯实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体系。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和包保单位领导协同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网格、网格党员联户包户的5级包保责任体系,同时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111个村的联建帮扶单位进行了调整优化,选优配强驻村干部;完善乡村振兴干部待遇保障体系。坚持常态化选拔“四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畅通乡村振兴优秀干部提拔晋升渠道。2022年开始村均运转经费增加到23.64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工资最高达到5.03万元,同时将村“两委”干部纳入购买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范围,并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
党建+“人才”,乡村振兴有力量。
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建设,打造高端人才、实用人才、乡贤人才等队伍,建立健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和激励措施,切实发挥人才保障乡村振兴引领带动作用。
拓宽引才视野渠道。注重“四乡”并举,吸引农村籍大学生回乡、鼓励外出农村人才返乡、安排机关干部下乡、邀请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乡。其中,大学生王宇电商团队年销售蓝莓干50吨、蓝莓冻果1500吨,利润200万元;本土人才高秀虎成立了靖宇县宇月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成员54人,年产值达到300余万元。
搭建教育教学平台。创新打造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培训课堂品牌,成功争取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落户靖宇。累计开展基层治理、乡村教育和产业发展等线上专题培训38期,培训3.8万余人次,建成乡村振兴“智库”,储备高端人才“智力库”177人、技术人才“专业库”3913人、乡土人才“能手库”1960人、青年人才“学子库”1864人。
打通人才助企渠道。扎实开展“人才助企”走进靖宇专项行动,聘请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秘书长吴林、副秘书长李斌等14名专家教授担任中国·靖宇长白山小浆果科技顾问,帮助企业解决蓝莓选种、天麻无性繁殖等技术问题。
党建+“产业”,乡村振兴有方向。
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帮扶政策、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持续加强“乡村特色产业”“乡村文旅集群”“村集体经济”发展势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做强乡村特色产业。依托“以奖代补、因户施策”政策支持,推动实施农业产业项目24个,持续扩大蓝莓、人参、梅花鹿、黑木耳等特色种养业规模,形成了“东部瓜果菜、西部中药材、南部养殖业、北部食用菌、中部加工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景山镇新胜村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建设果蔬大棚34栋,黑木耳大棚19栋,每年带动村民以务工、流转土地等方式增收约102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约60万元。在三道湖镇、靖宇镇、濛江乡、龙泉镇、赤松镇建成五大蓝莓生产基地,蓝莓种植面积突破3.2万亩,加工转化蓝莓鲜果1000吨,蓝莓产业总产值达到10.48亿元。
做强乡村文旅集群。着力打造“红、绿、金、银、蓝”五色旅游集群,实施松花江生态旅游风景区冰雪娱乐、长白山中部经济区松花江旅游枢纽、花园口镇民艺市集等一系列重大文旅项目,形成了“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在大项目建设上,整合涉农资金3.1亿元,实施了长白山寒地特色小浆果种质暨靖宇镇种植试验区日光温室大棚建设项目(一产)、靖宇县蓝莓产业科创园蓝莓生产及松籽深加工项目(二产)、花园口镇松江村旅游船舶项目(三产)等33个百万级集体经济项目,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400万元。2023年,全县1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400万元。
在“联建强村”上,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村军联建”4种联建模式,落实村集体经济项目16个,拓宽了村级集体和村民的增收渠道。在三道湖镇采取村企联建模式,组织镇域17个村与白山市乡村振兴产业协会开展产业联营,整合村集体资金860.4万元,实施了三道湖镇第一书记直播基地生产包装建设项目。每年不仅可带动村集体增收51.62万元,而且实现村集体经济项目缴税零的突破。
党建+“文化”,乡村振兴有内涵。
抢抓白山市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共同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和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契机,依托生态资源、红色文化、乡土文化资源优势,不断创新特色文化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生态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充分利用靖宇县山水林田湖草的独特优势,全力推进松花江水上航线、哲学小村、特色民宿、农乐园等立体生态产业项目建设。以花园口镇花园村、松江村为起点,持续延伸拓展松花江沿线岛屿开发,通过深度挖掘沿途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民俗传说,辐射带动赤松镇清泉村、那尔轰镇沿江村等4个乡镇14个村屯整体提升。
借势发力,高举高打“心往长白山·松花江上游”文化旅游品牌,成功举办2022“长白山之夏”文化旅游季暨“心往长白山·松花江上游”松花江旅游季系列活动及第二届松花江冬捕文化节、2023吉林·靖宇松花江音乐节活动、首届中国·吉林松花江滑冰马拉松挑战赛、冰上雪谷市集系列活动,“心往长白山·松花江上游”文旅ID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深入挖掘辖区内156处抗联遗址遗迹的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等内容,重建红色抗联路线4条,打造靖宇镇保安村长白山东北抗联精神体验基地、东北抗联诞生地研学走廊、那尔轰一二军会师地等红色研学基地7个。在靖宇镇保安村投资750万元,实施了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建设项目,建成上下两层总建筑面积659平方米的长白山东北抗联精神体验基地和靖宇县保安村红色教育展示馆。现已承接长白山人才学院学院培训10余次,带动村农特产品销售2万余元。
乡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深度探索培育“1+1”“1+N”(即,“一村一特色”“一镇(乡)多品牌”)特色文化品牌,深层次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一批乡土文化村。景山镇新胜村依托白山湖州现代农业园的产业基础,创新打造了乡村文旅采摘体验区。实施果蔬“规模化、多样化”种植,建设了果蔬采摘基地,打造了长白山靖宇农耕文化馆,以及“红色足迹”“知青岁月”“校园记忆”等多处网红打卡点。每年可接待游客约2万人,带动村民和集体经济增收约10万元。
党建+“生态”,乡村振兴有亮点。
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坚持“一村一特色、一地一品牌”,高标准编制乡村规划,严格落实“九有六无”“五个全覆盖”“示范创建+”等要求,全域实施了“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项目,高质量打造了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示范村29个,其中花园口镇花园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濛江乡珠子河村被评为“全省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建设,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将7个乡镇105个行政村纳入保洁范围,建设8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实现村屯垃圾日产日清。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持续加大“三清一改一建”力度,不断擦亮村容村貌亮丽“底色”。
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龙马煤矿矿山等7处废弃矿山修复治理项目,修复总面积36.9公顷。以“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和秸秆禁烧专项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保卫战,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保持在Ⅱ类水体标准,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靖宇新图景,绘就的是乡村振兴的底色,绘就的是人民奔向幸福的道路,绘就的是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记者 王天武 通讯员 李广友)
来源:县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