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24全国高新区盈利能力研究成果中,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排名百强第十三位,今天为高新区盈利能力百强系列报道之十三——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科技创新高地,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创新生态和多元化的产业布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里汇聚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与无限的发展潜力。据统计,2023年,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7000家,达7014家。宁波高新区核心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1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财政总收入85.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0.6%。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凭借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卓越成就,构建起了多元化、创新型的产业体系。
在新材料领域,宁波高新区成绩斐然。
高性能磁性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是其一大亮点,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为产品的小型化、高效化提供了关键支撑。例如,某些企业生产的稀土永磁材料,具有极高的磁能级和矫顽力,在微型电机、传感器等部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助力相关产业实现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还远销海外,赢得国际客户的高度认可。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高新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方面,众多企业专注于开发各类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以及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这些软件和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工业自动化控制、物联网等领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为新兴智能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更是如日中天,数据存储、处理与分析的相关企业为电商、金融、政务等多个行业提供高效的数据服务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优化决策制定,在数字经济时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新能源产业是高新区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
在太阳能光伏领域,从硅材料提纯、电池片制造到组件封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成本持续降低,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渐提升,为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目标贡献力量。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崭露头角,涵盖整车制造、电池研发生产、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环节。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一系列具有高续航里程、快速充电功能的车型,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与合作。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在高新区同样发展迅猛。
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关节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物流搬运等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智能数控机床的制造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数控技术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生产出高精度、高速度的机床设备,满足航空航天、船舶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对精密零部件加工的严苛需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与发展。
生命健康产业是宁波高新区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药物研发企业聚焦于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等重大疾病领域,积极开展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部分药物已进入临床后期阶段,有望为全球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医疗器械制造方面,涵盖了医用成像设备、体外诊断试剂、高端康复器械等多个细分领域,先进的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成像仪、高灵敏度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医疗机构的需求,还出口到国际市场,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生命健康产业领域的影响力。未来,宁波高新区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与创新资源汇聚,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