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东石镇,被誉为“中国伞都”。制伞,是该镇的主要支柱产业。2023年,东石镇全年预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83.4亿元,同比增长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同比增长18.9%;财政总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24%,成功上榜全国镇域经济200强、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2023年,“中国伞都”通过复评,伞业年产值突破150亿元。
据说,在中国,每三把雨伞中,就有一把产自东石,而在全球四把雨伞当中,就有一把是从东石走出去的。数据显示,2022年,东石镇全镇有制伞企业有470多家,伞业总产值近130亿。年产成品伞5.6亿把,成品伞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有了“东石伞,撑天下”的美名。
东石伞的代表——萧下村
制伞业是非常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一把雨伞,都涉及众多的材料和配件,工序繁琐且多达上百道。为了抓住商机,萧下人发现不仅要外购材料配件,做“装配”的活儿,更要开始摸索建立自己的产业链。他们从伞布、注塑、五金配件等配套材料入手,生产方式逐渐从来料加工转变为自主生产为主。从90年代开始,大量材料配件实现了本地化生产,产业链配套即初见雏形,又带动了当地制伞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手工制伞作坊在这里迅速成长起来。
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从家庭式作坊,到规模化企业,现在萧下村的制伞业已经成为中国伞具市场的佼佼者。发展至今,萧下村的制伞企业已达120多家,形成了从伞骨、伞头、伞布,到电镀、注塑、五金配件等制伞工序的配套产业链,年产值约30亿元,是远近闻名的“制伞第一村”。在该村的辐射带动下,整个东石镇的制伞产业链也蓬勃发展,除了供应当地伞企,全国制伞业的配件中,60%—70%都来自东石镇。
晋江市东石镇镇长蒋家兴表示,伞具制造是东石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全国产业链配套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产业集群,全镇目前共有制伞企业400多家,我们不仅要发展东石伞业,也要助力制伞企业实现向绿、向智持续发展,而且通过供需快速匹配、精准对接,优化资源配置,也将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推动制伞行业高质量的发展。
产业优化,环保发展
在东石,雨相伴、梅花伞业、优安纳伞业、集成伞业等晋江伞企,都在加大环保产品的开发、生产,可降解、可回收、木伞头等环保材料应用的产品越来越多。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新质生产力,共同致富。
优安纳伞业,着力于“基于碳素纤维基树脂复合材料”这一绿色产品的研发设计和推广。据介绍,该产品设计之初就着眼于绿色环保理念,坚持生态设计,从低碳、节能、绿色生产的需求出发,创新性应用碳素纤维基树脂复合物材料于伞骨材料的制备。相比传统钢铁伞骨制成的伞具,这一产品不仅重量轻,在伞骨硬度、耐腐蚀性能和抗风强度等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电镀、酸洗、亚硝酸钠钝化等传统制伞重污染工序,替代了钢铁、盐酸、亚硝酸钠等原材料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伞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梅花伞业,一直致力于在环保产品上发力,早在多年前就推出了可回收伞面环保伞,6个塑料瓶可做一个该款产品的伞面,且可回收重复使用,伞柄采用纯木头,该款产品已经持续升级,迭代了5年时间,在欧洲市场有很好的表现,单款一年有十几万把的单量,近来更是完成了“PFAS”认证。PFAS是一大类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有机氟化物,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了对PFAS的管控目标和原则,为进一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梅花环保举措已经走在了国际市场的前沿,成为东石的典范。
2023年3月,位于晋江东石镇东升路的中国伞都产业馆正式开馆,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馆内汇聚了包括伞架、伞头、成品伞在内的全产业链展品,规划了近1700平米的电商直播基地,将为伞类电商企业提供展示、办公、培训、物流等全要素的载体支撑。该馆不仅是晋江市制伞业对外的一个窗口,也将成为一个国际化的选品基地,也是“中国伞都”释放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在做强晋江制伞业产业链条的同时,补齐营销链上的短板,招商引资,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