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24天和千强上市公司研究成果中,中国农业银行排名千强第三位。今天为天和千强上市公司系列报道第三篇——中国农业银行。
历史沿革
中国农业银行的历史长河蜿蜒曲折,其源头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1951 年,农业合作银行正式成立,这成为中国农业银行的雏形。当时,中国百废待兴,农业合作银行在恢复农村经济、支持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在 1952 年至 1963 年期间,中国农业银行先后三次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这段经历使农业银行在金融体系的整合与发展上积累了宝贵经验。到了 1979 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农业银行正式恢复成立。这一时期,农业银行在支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农业银行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1996 年,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农业银行开始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这一举措为农业银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更加灵活。2009 年 1 月 15 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2010 年 7 月 15 日和 16 日,中国农业银行 A 股、H 股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使农业银行成为公众持股银行,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财务状况
农业银行盈利能力稳定,2024年上半年,农行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0.4%;净利润达1365亿元,同比增长2%。在资产质量方面表现也非常优秀,截至2023年末,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不良发生率、逾期贷款率等先行指标控制在较低水平,拨备覆盖率303.87%,保持较高水平。
经营情况
在服务“三农”与县域经济方面,2023年,县域贷款余额8.78万亿元,年增量1.45万亿元,在全部贷款增量中占比超50%。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资模式,累计支持13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出“粮农e贷”等一批特色产品。在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2023年,制造业贷款余额2.95万亿元,增速28%;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1万亿元,增速58%。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规模突破2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4.05万亿元,新增1.35万亿元。此外农业银行注重金融服务创新与拓展。2023年,个人消费贷款年增量1471亿元,增速达75.9%,增量、增速均居可比同业首位。信用卡客户数、消费额保持较快增长。建成互联网高频场景4.2万个,手机银行月活跃客户数达2.13亿。
竞争力分析
在规模与网点方面,2023年末集团总资产39.9万亿元,位列全球银行第3位。境内分支机构共计22843个,包括总行本部、总行营业部、4个总行专营机构、4个研修院、37个一级分行、409个二级分行、3316个一级支行、19025个基层营业机构以及46个其他机构。作为国有大型银行,农业银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誉,得到了广大客户、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认可,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公信力。近年来,农业银行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数据驱动的业务经营模式,广泛应用个人客户分层分群经营、对公客户链式营销等数字化经营模式,场景金融生态不断拓展。
发展前景
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为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和市场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企业和个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尤其是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农业银行将继续加大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和深度。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中国重要的金融机构,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不断完善组织架构、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农业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农业银行必将继续秉承其使命和价值观,不断创新发展,为实现建设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