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理论报告库
  • 多地公布2024年“经济成绩单” “GDP万亿城市”再扩容

     信息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2-20

    近日,全国多地公布2024年“经济成绩单”,共27座城市去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1万亿元。受访专家表示,2024年“GDP万亿城市”经济增长离不开优势产业、创新驱动等因素带动。接下来,在巩固现有产业发展的同时,应继续强化创新引领,持续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新晋一座“万亿之城”

      “GDP万亿城市”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增长极。根据各地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共有27座城市GDP超过1万亿元,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宁波、天津、青岛、无锡、长沙、郑州、福州、济南、合肥、佛山、西安、泉州、南通、东莞、常州、烟台和唐山。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河北唐山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3.9亿元。至此,唐山成为河北省首座“万亿之城”,也是全国第27个“万亿之城”。

      从具体区域分布看,长三角地区“GDP万亿城市”数量最多,共有上海、苏州、南京等9城。珠三角地区有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等4城。

      再看经济总量。2024年的“GDP万亿城市”名单中,上海市位居榜首,去年其GDP达53926.71亿元,同比增长5%。北京市位列其后,GDP达49843.1亿元。深圳、重庆、广州位于GDP超3万亿元队列,苏州、成都、杭州、武汉位于GDP超2万亿元队列。

      “GDP万亿城市”有啥经济亮点?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本报记者分析,这些城市普遍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庞大的产业规模,其产业涵盖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这些城市重视创新驱动,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能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同时,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便于资源要素的集聚和流通,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盘和林说。

      六城去年经济增速超6%

      从经济增速看,2024年,GDP超万亿元的城市中,有21城经济增速高于或等于全国GDP增速(5%)。其中,有7座城市去年经济增速高于或等于6%。

      具体看,泉州去年GDP增速最高,达6.5%;南通GDP增速位列其后,为6.2%;福州、合肥、常州、烟台4座城市去年GDP增速为6.1%;苏州为6%。

      这些“GDP万亿城市”为何经济增速能领跑全国?盘和林分析,产业优势是重要原因。“这些城市在各自的优势产业上发展迅速,比如泉州有发达的纺织鞋服产业,南通有建筑和船舶产业,福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合肥的科创产业等,在全国范围内都发展领先。”盘和林说。同时,这些城市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等举措,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以GDP增速全国领先的泉州为例,近些年,工业成为拉动泉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泉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泉州市九大千亿级产业中,八大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在国潮泉州“焕新消费·焕新智造”系列活动带动下,鞋业增加值增长16.1%,机械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建材家居增加值增长11%。

      聚焦产业创新促增长

      迈入2025年,“GDP万亿城市”将如何继续发力促增长?记者梳理发现,多地把着力打造优势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比如,苏州明确将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构建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力争到2026年,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推动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元。

      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实施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行动,在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上实现突破。重点推动“4个集聚成势”,即促进优势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现代服务业4个集聚成势,做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硬支撑”。

      还有城市提出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比如,《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通过组织重大项目攻关、资源供需匹配和特色场景示范,显著增强大模型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形成标准化、规模化、跨界协同的应用落地路径,加快实现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

      “未来,各‘万亿城市’应继续打造更加便利、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城市服务。”盘和林说。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

    上一条:2025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下一条:2025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文章
    天和理论报告库: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2024-12-31
    天和理论报告库: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2024-12-20
    天和理论报告库:何艳玲 |人民理论研究论纲2024-08-30
    天和理论报告库|代志新等:税收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内在逻辑、现实问题与实现路径2024-11-27
    太原市迎泽区委书记李慧:千年府城 向“新”而行2024-06-24
    天和理论报告库:县域冠军产业是怎样炼成的?2024-08-27
    天和理论报告库:产业链链主支撑产业链安全的理论逻辑与模式选择2024-09-26
    天和理论报告库:甘肃构建理论大宣讲工作格局现状的调查及对策建议2024-09-30
    天和理论报告库:广东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与对策2024-06-24
    天和理论报告库:“五策联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12-12
    天和理论报告库: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2024-09-24
    天和理论报告库: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推进深海事业发展2024-11-25
    天和理论报告库:新兴技术应用影响社会创新的进展2024-07-17
    天和理论报告库:共话可持续交通美好未来——来自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的声音2024-10-08
    天和理论报告库: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治理之道)2024-09-09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