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县“六个坚持”助力苹果产业融合发展
延安市延川县位于黄河中游陕北黄土高原东部,距延安市80公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最高1402.6米,最低508.5米,年平均气温10.9℃、日照时数2404.6小时、无霜期201天、年平均降雨量495.7毫米,海拔高、土层厚、光照长、昼夜温差大,符合优质苹果生产七项气象指标,所产苹果个大、皮薄、肉脆、香甜、色泽好、耐储存。近年来,延川县按照“龙头带动、链式布局、研发支撑、园区承载”的思路,从“六个坚持”出发,以苹果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着力打造苹果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小苹果”已成为推动延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产业”,正在为延川的乡村振兴输送源源不断的“活力”。
坚持高位推进,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镇街为成员的示范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县镇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集、资源整合”工作机制,先后召开协调推进会5次、现场推进会1次,“一盘棋”推进示范园创建工作。同时,印发支持示范园创建的若干措施,将用地保障、项目安排、资金保障、政策支持优先向示范园倾斜,将招商引资项目优先向示范园引进,将重大科技成果优先在示范园进行转化,大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共享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增值收益。
坚持规划引领,完善产业布局。制定示范园创建方案,明确以延延高速乾坤湾出入口至延延高速新舍古出入口公路为纽带,全长39公里,以苹果产业为基础,上游积极发展苹果育种、培育、种植,保障苹果的品质和数量;下游拓宽苹果加工、销售推广等产业链,实现从生产到市场供给再到市场销售一体化发展,并积极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扩宽价值链,发展苹果深加工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创建过程中,还注重加快培育商贸物流和休闲农旅发展带建设,构建起“一廊,一园、五区”的空间布局。
坚持多元合作,夯实园区基础。延川县不断发挥财政、金融等杠杆作用,采取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农业产业建设。2023年整合各类财政资金1.23亿元,实施地布覆盖、采摘园建设、果园病虫害统防统治配套、冷藏库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同时,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园区基础设施,建成小型冷库47座,容量达到2660吨,苹果贮藏能力持续提升。并引进儒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领航枣芽茶、酸枣芽茶加工等一批加工企业,持续延长产业链。
坚持利益联结,稳定增收致富。把建立利农惠农机制作为重点,指导示范园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利益分享机制,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普遍建立起“保底收益+按股分红”、二次分红、土地流转优先返聘、订单农业等利益联结方式,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将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外出打工、发展养殖业,实现了双收入、两不误,示范园内农民人均收入2010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7.67%。合作社期满后,将果园交还村民管理,既增加了短期收入,也实现了长期稳定增收。
坚持三产融合,打造振兴样板。按照一体发展思路,聚焦“优化前端、培育中端、提升后端”,突出延链补链壮链强链,以苹果产业为牵引,依托龙头企业,同步发展畜牧业,实现了循环农业、种养结合,并注入文旅、物流、电商等产业形态,形成苹果产业集群效应。目前,示范园内有红枣观光采摘园4个,“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和“陕西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研学基地”各1个。同时,延川西瓜、苹果、枣芽茶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山地苹果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延川红枣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
坚持人才引领,强化科技支撑。人才是发展之要、活力之源。近年来,延川县做好各类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等工作,不断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为强化全县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2023年以来,先后为示范区招聘5名高等院校毕业农业技术人才,累计培训205场次10530人次。同时,培养了100名蹲得住、能讲课、善操作的本土技术员和土专家,实现了每村一名技术人员,为推动全县苹果产业强链升级、补链增效、延链增值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陕西发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