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本文发表于《财经科学》2025年第2期。
房志敏 殷筱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 “绿色经济何以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是研究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经济辩证关系的重要问题,延伸出对绿色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问题逻辑、实践逻辑四重逻辑追问。作为新近形成的生产力形态,只有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从何而来”“因何而进”“为何所困”“如何发展”的问题,才能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在地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生成于绿色经济实践,绿色经济时代的绿色科技创新、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管理模式,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持、扎实的物质基础和有益的管理借鉴。基于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制度保障、产业形式和主体力量分析,当前绿色经济制度不完善、传统产业绿色升级进展不畅、不同劳动者之间存在素质鸿沟等问题,阻碍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完善。释放绿色经济对于生产力发展的驱动能力,完成好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变的任务,有必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潜能释放机制、动力增强机制和人才培育机制。
关键词: 绿色经济;新质生产力;绿色制度;绿色科技;绿色产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之一,彰显了党和国家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新质生产力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质生产力从何产生、如何发展的问题成为亟待回答的关键问题。当前学界围绕该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新质生产力产生于现有经济发展成果和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要通过开展顶层设计、培育新兴产业等途径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二,新质生产力产生于数字技术的跃迁,以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第三,新质生产力因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要素扩展、劳动资料改进而产生,应通过丰富和完善生产要素的方式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产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学者们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对新质生产力生成原因的分析,将得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不同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论述,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属性,指明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经济形式相契合,绿色生产力指向的经济形式必然是绿色经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素质劳动者正是绿色经济时代的突出体现。质言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进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分析生产力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应审视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文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审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问题,研究绿色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问题逻辑和实践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新质生产力生成于绿色经济实践。新质生产力的产生离不开新发展理念指导、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新质生产力。归纳起来,我们可以从理论维度、既有生产力维度和产业经济发展维度审视新质生产力。其一,新发展理念孕育新质生产力。新发展理念是绿色经济实践发展的产物,并因绿色经济实践而不断调整、革新。为了达成经济活动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要求,必须加快形成集“创新”“优质”“绿色”等属性为一体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其二,绿色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建立在已有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的。绿色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不仅创造了包括满足人类生态环境需要和物质利益需要的绿色财富,而且为人类社会培育了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并显著增强了劳动资料的科技含量、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作为绿色生产力本身,新质生产力就是既有绿色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代表了当前绿色生产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其三,绿色经济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传统经济产业以直接加工自然物品为主要生产形式,诞生于传统经济产业的生产力是直接作用于自然或者自然物品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将随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而逐步走向衰败。绿色经济主导的绿色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出更多“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二)发展绿色经济对于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底色,坚持绿色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探讨绿色经济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逻辑,就是要明确绿色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的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基础设施、绿色管理模式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考察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动力支持、物质来源和管理借鉴,以探讨“绿色经济如何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问题。其中,绿色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动力来源,绿色基础设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绿色管理模式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管理借鉴。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坚持和发展绿色经济,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三)绿色经济进程中新质生产力面临发展阻碍。主要表现为不同劳动者之间存在素质鸿沟、传统产业绿色升级进展不畅,以及绿色经济激励制度不完善。这些现实难题分别对应着生产力的主体力量、产业形式和外部制度这一由内及外的衍生系统,全方位影响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完善。当前,新质生产力正处于形成初期,作为一项新事物,新质生产力在现阶段的生命力还很弱小,需要有更多高素质劳动者、高科技绿色产业以及完善的绿色制度予以保障。若离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保护,新质生产力将难以全方位普及,更无法形成“加快发展”之势。
(四)绿色经济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可行路径。新质生产力脱胎于绿色经济实践,只有不断发展绿色经济,健全新质生产力的“生身之母”,才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力量和精神给养。第一,结合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情况,完善绿色经济制度,释放新质生产力对绿色经济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第二,在准确揭示绿色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靠多元主体共同推进绿色科技创新;第三,加强劳动者素质教育,满足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需求。
来源:财经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