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理论报告库
  • 产业集聚为县域经济发展插上“金翅膀”

     信息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7-02

    作者:贾若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郡县治,天下安。我国县域拥有约九成的国土面积、六成的户籍人口、五成的常住人口、四成的经济体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基础和重要基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产业集聚是县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促进产业向县域重点园区集聚,有利于发挥县域发展空间大的优势,将县域重点园区打造成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育苗圃”,并逐步将我国众多的县域园区发展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闪耀繁星”,打造更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但需要注意的是,县域经济由于经济规模整体偏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不能遍地开花,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做好“集聚”的大文章,通过空间集聚和产业集聚实现集约发展。一方面,按照“人进城、产入园”的思路,促进产业不断向园区集中布局,加快形成纵横相连、协同配套的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性,从而实现集约高效发展。另一方面,促进要素资源不断向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集中,积极培育行业“小巨人”和企业中的“尖子生”,并由此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发展,不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形成阶段性标志性成果。


    产业集聚是兴业强县富民的关键内容。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的根基,产业兴则县域强,县域强则百姓富。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在兴业、强县、富民三大任务中,兴业是强县和富民的关键和根基。不管是农业强县、工业大县还是旅游名县,只要是产业兴旺发达,就能实现企业有利润、政府有税收、居民有收入的统筹兼顾,进而实现兴业、强县和富民的有机统一。要实现产业兴旺,就要想办法促进产业向县域集聚发展。促进产业向县域集聚发展,要做好“无中生有”“有中变优”“优中变强”的迭代升级大文章,着力促进县域富民产业蓬勃发展。一是要善于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根据国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导向,积极促进相关科技成果在县域园区实现产业化,不断促进县域产业融入到周边中大城市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或积极承接来自外部的产业转移,通过“无中生有”不断做大县域经济发展增量,并通过增量带动县域存量产业优化升级。二是要善于做好“有中变优”的文章。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富民导向,着力推动县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推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效率和效益。同时,更加注重富民导向,积极培育发展能够给县域居民尤其是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就业岗位的产业,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三是善于做好“优中变强”的文章。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善于不断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和市场竞争新赛道,重塑县域经济竞争新优势,加快培育培育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县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


    产业集聚是县域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路径。县域发展空间广阔,既是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沃土”,也是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竞技场”。促进产业在县域集聚发展,有利于推动县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小而多”向“精而强”不断跃升,促进县域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我国县域数量众多,资源禀赋各异,各有各的优势特长,不同的县域在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往往也各有各的独门绝技,不少县域凭借在专精特新方面的“金刚钻”,不断开拓国内国际大市场,培育出不少细分行业的“小巨人”企业,甚至形成了不少细分行业中的“链主”企业。还有更多县域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不断提升产业配套协作能力,培育了众多细分行业领域蓬勃发展的“灌木丛林”,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强筋健骨提供了多元化支撑。县域要通过产业集聚,在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强化创新引领,在“专”上深耕、在“精”上打磨、在“特”上见长、在“新”上发力,打造更多“独门绝技”,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为安全可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不断提升县域对新型工业化发展韧性和可持续性的支撑能力。


    产业集聚是促进县域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县域位于我国“城之尾”和“乡之头”,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促进产业在县域集聚发展,有利于发挥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作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县域产业集聚发展,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同时,不断打破产业发展的行业界限,聚焦“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等特色优势领域,促进农村产业“接二连三”发展,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化的产业链与价值链,不断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并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推进县域产业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双向赋能。

    来源:光明理论
    上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萌发孕育和价值启示
    下一条: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相关文章
    天和理论报告库: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2024-12-31
    天和理论报告库: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2024-12-20
    天和理论报告库:何艳玲 |人民理论研究论纲2024-08-30
    太原市迎泽区委书记李慧:千年府城 向“新”而行2024-06-24
    天和理论报告库|代志新等:税收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内在逻辑、现实问题与实现路径2024-11-27
    天和理论报告库:县域冠军产业是怎样炼成的?2024-08-27
    天和理论报告库:产业链链主支撑产业链安全的理论逻辑与模式选择2024-09-26
    天和理论报告库:甘肃构建理论大宣讲工作格局现状的调查及对策建议2024-09-30
    天和理论报告库: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2024-09-24
    天和理论报告库:广东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与对策2024-06-24
    天和理论报告库:“五策联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12-12
    天和理论报告库: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推进深海事业发展2024-11-25
    天和理论报告库:新兴技术应用影响社会创新的进展2024-07-17
    黄承伟:深化改革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2025-04-07
    天和理论报告库:总结好运用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验2024-08-22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