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温州永嘉县的桥头镇,孕育了中国农村第一个专业小商品市场——桥头纽扣市场,可能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交通闭塞、三面环山的小乡镇,会成为中国的纽扣之都。
次品纽扣带来的机遇
改革开放初期,桥头镇的叶氏兄弟在苏州弹棉花时,在一家纽扣厂门口捡到一堆次品纽扣,他们把纽扣带回了桥头,并摆起了地摊。想不到地摊生意出奇的好,纽扣被抢购一空,居然赚了几百块。镇上的人们纷纷效仿,一下子就把桥头的纽扣生意做起来了,一发不可收,仅仅一年的时间,镇上卖纽扣的摊子发展到一百多家。到了1983年,农民自发摆摊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当时的永嘉县政府也因势利导,批准建立了中国大地上第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桥头纽扣专业市场,成为全国闻名的纽扣交易中心。
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桥头镇的纽扣市场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各地纽扣企业的产品都在此聚集,规格琳琅满目,桥头纽扣开始遍及全国并远销欧美、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和地区。据说,在全国各地,只要出现一个新的纽扣品种,不出半月就能在桥头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转悠一星期不能完成的采购任务,在桥头只需个把小时就能轻松完成。在当地县政府的支持下,1994年建设了桥头商贸城、1997年建设了“中国桥头纽扣城”,数年后又规划建设了谷联、外资、白垟、外洋头等四大工业园区。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镇共有店、摊1000余个,从业人员2000余人,每天上市交易人数达3000余人,全年纽扣销售量约50亿粒,相当全国人均5粒,销量占全国的80%,全球的60%。这个面积仅有90.6平方公里的偏僻小镇,被誉为“东方的布鲁塞尔”(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为国家宝石中心),驰名中外。2002年,中国五金制品行业协会授予桥头镇“中国钮扣之都”的称号,这是对桥头镇人努力奋斗的认可,是对桥头镇纽扣产业发展的认可。在这40多年期间,桥头镇把一粒粒小小的纽扣打造成了一个年产值过亿元、技术领先、前景广阔的产业。桥头镇2023年工作总结中提到,2023年1-11月该镇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9.07亿元,同比增长6.77%。据当地统计,截至2023年底,桥头镇纽扣产业从业人数约1.6万人,年生产纽扣约600亿粒,品类超1万种,市场份额占全国的50%,占全球的30%;纽扣产值实现了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纽扣也可以紧跟时代的潮流只需在电脑中预设好图案,设备就能精准地将原料打造成各式各样的纽扣,无论是枫叶状、月亮状还是多边形、亦或是突出的、凹陷的,都能轻松实现。桥头镇的纽扣企业已经历了多轮生产设备的更迭与升级,从最初的国外进口设备,到如今市场上最先进的自动化国产设备,始终紧跟时代步伐。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纽扣生产效率,也保证了每一粒纽扣质量和标准。据说,一名熟练的员工可以同时管理八台自动制扣机,一个标准的厂房一天最多能产出超过1000万粒纽扣。
近年来,桥头镇的企商意识到传统企业要想继续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保持产品的新鲜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今年,随着国风、汉服的不断“出圈”,国风纽扣也随之产生。桥头镇在纽扣的珠子样式、色彩搭配、花纹类别、金属配件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与创新,推出了多款国风纽扣,成为市场上的“新宠”。与此同时,桥头镇大大小小数十家纽扣公司及加工厂都参与了国风纽扣生产,全镇研发近3000款国风纽扣新品。国风纽扣一路爆火,打出了知名度,国内国际订单骤增。
中国拉链之乡
80年代初期,随着桥头纽扣市场的兴旺发展,聪明的桥头人将经营单一的纽扣扩张到多行业的服装辅料,一下子将业务量翻了几倍,同时又将拉链定为主打产业来经营。凭借多年经营纽扣等小商品的经验,桥头人大胆投资创办了自己的拉链厂,没有工业设备,就自己研发,没有操作指南,就自己摸索。自此,自产自销的树脂拉链、尼龙拉链、金属拉链、隐形拉链、钻石拉链等一系列拉链产品不断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拉链的配套产品如拉链头、布胶、铝丝等及其相关模具陆续开始生产,使桥头拉链生产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桥头拉链,也因为搭上了桥头纽扣市场发展的顺风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一条自主选择、自己生产、自我发展的阳光大道。20世纪90年代末,桥头拉链也进入了自己的鼎盛时期,早年创办的拉链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使得现在桥头拉链企业和家庭加工户总数达300余家,整个桥头镇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拉链生力军。桥头拉链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产值突破16亿元人民币,内外销各占50%。2002年12月30日,桥头镇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命名为“中国拉链之乡”。拉链与纽扣一起,已经成为桥头镇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