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24全国高新区盈利能力研究成果中,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排名百强第三位,今天为高新区盈利能力百强系列报道之三——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深圳高新区,设立于1996年,总规划面积为159.48平方公里,是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十家试点园区之一。为了更好发挥高新区示范带动作用,2019年4月,市政府决定实施高新区扩区,形成“一区两核五园”的发展布局。深圳高新区历时二十多年发展,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两大方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引领深圳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基地,是全国创新资源最集聚、创新氛围最浓郁、创业环境最优越的区域之一。
深圳高新区重点发展通信及其配套产业、计算机产业、无人机行业、智能家电、互联网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医疗科技与健康产业等,成就了像华为、大疆、创维、腾讯、比亚迪这样的大企业。据统计,2023年深圳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588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科学研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023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更是以营业收入24612.84亿元位列全国高新区盈利能力百强第三位。
“一区两核五园”的发展布局中,“两核”指的是坪山园区和南山园区。近年来,坪山加速布局高端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城区集聚力、承载力,全力打造深圳东部中心。“两核”之一的坪山园区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制造,形成与南山园区差异化发展、协同化互补的比翼齐飞态势。
据介绍,坪山高新区规划总面积51.6平方公里,拥有“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综合保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基地,培育出了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三大主导产业。
2022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1663.5亿元,增长124.7%。坪山区拥有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是深圳市率先开展车路云网图一体化建设的行政区,是全国首个有立法支撑的全域开放和商业化试点区域,率先出台了深圳首份区级智能网联专项扶持政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也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坪山区重点布局的“9+2”产业集群之一。
当前,坪山区正聚焦国家级“两区一中心”建设,全力打造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同时,坪山在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上具备先发优势,布局了电池材料、生产装备、电芯模组、控制系统及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并正在布局下一代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结合发展定位酝酿出台新型储能产业政策,全力打造全球一流的新型储能智造高地、“光储充一体化”全球示范区。
截至2023年5月底,坪山汇聚了生物医药企业1067家,其中规上企业100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赛诺菲巴斯德、天道医药已经成为龙头企业,艾欣达伟、普瑞金等小微创新企业也层出不穷。在医疗器械领域,涵盖包括体外诊断、医用耗材、医学影像等10多个细分领域,涌现出新产业、理邦精密等行业龙头,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一个坪山区的发展已经映射出整个深圳高新区的发展前景。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深圳市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园的规划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吸引和留住人才,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拥有多个园区,每个园区都有其独特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例如,坂雪岗园区重点发展通信及配套产业和计算机产业,而光明园区则专注于半导体照明、新能源等产业。这些园区的产业导向体现了深圳高新区对新兴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视,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深圳高新区还面临着“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目标,旨在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这一目标不仅体现了深圳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雄心,也反映了其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有望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