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理论报告库
  •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

     信息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5-13

    李扬: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进程的产物,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内容,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金融服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篇著作对此作出深刻阐释,并指出“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坚定自信,离不开发挥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和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双重属性,不能单纯以盈利性为目标,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平衡功能性和盈利性的关系。过去一段时间,我国金融业发生了一些乱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践行正确的义利观。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和利润,实现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不能唯利是图。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增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让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

      摘编自《人民日报》


    【樊继达: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做好科技、企业与人才三篇文章】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樊继达表示,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导,具有高技术、高质量、高效能特征,由农业科技颠覆性突破,农业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农业生产方式革命性变革,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形成的生产力。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做好科技、企业与人才三篇文章。一是全方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必须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二是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既需培育一批“顶天立地”龙头型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也需培育更多引领地方农业差异化发展的“铺天盖地”高成长型企业。要着眼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重视提升农业科技企业内生的创新能力,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培育一批农业领军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三是培养造就新型农业劳动者队伍。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数量多寡、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效。需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打造一支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型农业劳动者队伍。

      摘编自《经济日报》

    【胡志平: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志平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农业科技的运用与普及。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并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需要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通过大力推动“互联网+公共服务”,让城市更多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不断“涌入”乡村学校、田野课堂,让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嵌入”乡村医疗系统,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水平,为农业科技的运用与普及提供扎实的人才支撑。首先,需要推动城乡通信、信息网络、水电路气和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城市与村镇数字化基础设施连接,扩大农村“互联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使得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文化共享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能够延伸到乡镇、延伸到村、延伸到农户,让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其次,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提高农民掌握运用农业新科技的能力,为农业强起来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基础。当前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正全面推进,数字技术正从“有没有”过渡到“会不会用”的新阶段,因数字技术运用差距形成的数字鸿沟成为制约农民享受数字红利的重要因素。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居民数字素养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数字运用能力,加大力度推广与普及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

    【孙沐芸:探索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规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沐芸指出,自1984年设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四十余年的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个专业到一门并列的二级学科、再到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完成了学科建设的“三步走”,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高质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当前,应当乘势而上,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发展。这就要探索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规律,遵循规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学科有一般的发展规律,各个学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一般大体可分为两种规律,一是自然发生规律。随着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社会相应部分需要知识,由此催生相应部门的学科发生。随此聚焦一批学者参与其中,成为科学家学术共同体。这说到底仍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又遵循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包括产生、成长、成熟的发展规律。二是人为自觉规律。一些人或一批人看到社会需要相关的知识,人为推动学科发展,主动设立学科并推动学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于第二种情况,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主动精神的反映。党和国家视思想政治工作为生命线,自觉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设立并获得发展的今天,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探索新时代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规律,遵循规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发展。

    摘编自《光明日报》


    上一条: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目标制定与原则遵循
    相关文章
    天和理论报告库: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2024-12-31
    天和理论报告库: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2024-12-20
    天和理论报告库:何艳玲 |人民理论研究论纲2024-08-30
    天和理论报告库|代志新等:税收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内在逻辑、现实问题与实现路径2024-11-27
    太原市迎泽区委书记李慧:千年府城 向“新”而行2024-06-24
    天和理论报告库:县域冠军产业是怎样炼成的?2024-08-27
    天和理论报告库:甘肃构建理论大宣讲工作格局现状的调查及对策建议2024-09-30
    天和理论报告库:广东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与对策2024-06-24
    天和理论报告库:产业链链主支撑产业链安全的理论逻辑与模式选择2024-09-26
    天和理论报告库:“五策联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12-12
    天和理论报告库: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2024-09-24
    天和理论报告库: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推进深海事业发展2024-11-25
    天和理论报告库:新兴技术应用影响社会创新的进展2024-07-17
    天和理论报告库: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治理之道)2024-09-09
    天和理论报告库:共话可持续交通美好未来——来自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的声音2024-10-08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