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理论报告库
  • 天和理论报告库: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 信息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7-2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全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总书记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进一步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把文化自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何尊是西周成王时期一个名叫“何”的宗室贵族所做的祭器,尊内底铸铭文中有“宅兹中国”四字,是“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图为2024年5月9日,游客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参观西周文物何尊。新华社记者 邵瑞/摄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就要清醒认识我们的文化从哪里来、现在处在什么方位、又将走向何方。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西方文化挑战,一些国人产生了文化自卑甚至文化自弃的心理,一度失掉了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民族,激活了曾经蒙尘的伟大文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文化主体性。实践证明,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的关键所在。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中国人民实现了精神上的高度独立自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亿万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支撑。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民族的复兴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兴盛,任何国家的衰落无不意味着文化的沉沦,离开了文化这个“根”,民族复兴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文化自信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文化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就在于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等建设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将文化作为治国理政重要资源,极大地提升了文化的地位,为新时代厚植文化自信之基、激扬文化自信之势提供了根本保证。新征程上,文化自信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使14亿多中国人民更有信心去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来源:求是网

    上一条:天和理论报告库: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年中经济观察)
    下一条:天和理论报告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天和理论报告库: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2024-12-31
    天和理论报告库: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2024-12-20
    天和理论报告库:何艳玲 |人民理论研究论纲2024-08-30
    天和理论报告库|代志新等:税收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内在逻辑、现实问题与实现路径2024-11-27
    太原市迎泽区委书记李慧:千年府城 向“新”而行2024-06-24
    天和理论报告库:县域冠军产业是怎样炼成的?2024-08-27
    天和理论报告库:产业链链主支撑产业链安全的理论逻辑与模式选择2024-09-26
    天和理论报告库:甘肃构建理论大宣讲工作格局现状的调查及对策建议2024-09-30
    天和理论报告库:广东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与对策2024-06-24
    天和理论报告库:“五策联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12-12
    天和理论报告库: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2024-09-24
    天和理论报告库: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推进深海事业发展2024-11-25
    天和理论报告库:新兴技术应用影响社会创新的进展2024-07-17
    天和理论报告库:共话可持续交通美好未来——来自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的声音2024-10-08
    天和理论报告库: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治理之道)2024-09-09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